「雅婷是我的救星!」聽障者希明:感謝雅婷逐字稿,帶我走出無聲世界


「第一次使用,我就非常驚喜,感覺雅婷簡直是我的救星!」

視訊會議的另一頭,71歲的希明與我們對話自如。若非事前知情,一般人幾乎不會察覺她是一位重度聽障者。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所開發的雅婷逐字稿,是連結她與外界的溝通橋樑。

曾任國中教師的希明,平時與先生在教會服務。67歲那年,她罹患突發性耳聾,一夕之間喪失正常的聽力。她回憶當時的心情,「住院時完全聽不懂醫護人員在說什麼,突然活在無聲世界。」經過治療,她的聽力仍持續下降,雙耳僅能聽到100分貝以上、刺耳如汽車喇叭的音量。

那一年,正好是台灣COVID-19疫情開始變得嚴峻的時刻。大眾戴上口罩,防止病毒傳播,卻也讓聽障者更難與外界溝通。希明提到,儘管配戴助聽器,要是看不見嘴型,她無法聽懂他人的話語,生活上也因此發生許多困擾。

好比,買菜不知道要付多少錢、到超市購物、上餐廳吃飯,不知該如何回應店員的詢問;就醫時,聽不懂醫師的檢查指令、病情說明;平時看電視新聞,完全聽不懂主播播報的內容。最困擾的是聽演講,麥克風傳來的聲音如同一片「嗡嗡嗡」的噪音,聽來相當吃力,更遑論理解內容。

混亂的生活,在兒子介紹希明使用「雅婷逐字稿」後,出現了轉機。無論是與人交談、聽演講、看節目,聽不見的聲音都能被轉化為文字,讓溝通流暢無礙。

希明提到,她最欣賞雅婷逐字稿的幾項特色功能:

  • 即時語音字幕:雅婷逐字稿搭載先進的語音辨識技術,能夠即時轉錄語音為文字,確保聽障者或有聽力困難的使用者能夠無障礙地接收資訊。即使說話者的發音不標準,系統也能透過 AI 分析前後文脈絡,自動修正錯誤,提高準確度,確保溝通順暢。
  • 獨家台語辨識:由台灣在地團隊開發,雅婷逐字稿擁有強大的台語語音辨識能力,能夠精準轉錄台語內容,甚至在國、台語交雜的情境下依然維持高準確度。這對於習慣雙語溝通的使用者來說,是極為友善的功能,無論在課堂、會議、訪談,抑或是日常購物、聆聽演講等場合都能派上用場。
  • 字體放大功能:考量到熟齡族群的閱讀需求,雅婷逐字稿特別設計了可調整字體大小的功能,讓長輩或視力較弱的使用者不必依賴老花眼鏡,也能清楚閱讀字幕,提高使用便利性。

現在,希明保留一支手機,專門使用雅婷逐字稿。「雅婷」就像最得力的小幫手,協助她和親友通電話、購物、看診、參加聚會、聽演講⋯⋯等日常溝通。

希明說,因為有了雅婷,即使她的聽力尚未恢復,也能過上與常人無異的生活。與人並肩行走時,不需要看對方的嘴型,也能流暢交談;和美國的女兒、親友通話,不用半聽半猜,看逐字稿就能和對方順利溝通。想保留演講重點,雅婷逐字稿也提供AI生成摘要、可查找的文字紀錄。

她特別提到,有次在月台搭火車,廣播臨時宣布列車改變停靠月台,但她聽不懂,錯過了搭車時間。後來想到可以使用雅婷,等車時一面回朋友訊息、打開其他頁面處理事情,聽見廣播時再切回雅婷頁面,就能掌握廣播內容,不會再錯過列車。「開著雅婷App時,手機可以打開其他頁面。再回到雅婷的頁面,語音內容也全部會被記錄下來,不會中斷,對使用者非常方便!」

「雅婷真的對我幫助很大,也太好用了! 」希明由衷地說。她在接受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採訪時,特別感謝開發團隊的用心。人生步入熟齡階段,子女離巢、離開職場,再加上聽障與人溝通不易,社交圈變窄,很容易愈活愈孤單。她認為,如果情況持續,甚至可能產生自卑、自閉、憂鬱等負面情緒,影響身心健康。

有了雅婷逐字稿,讓希明心中的心理陰霾也散去不少。獨自外出行動時,也不再像以往,害怕溝通不良而感到惶惶不安。有溫度的科技,讓人安心過好每一天。

作為專為華語環境優化的 AI 語音轉錄工具,雅婷逐字稿不僅能幫助聽障者無縫溝通,也適用於各種專業場景,如學術研究、會議記錄、新聞採訪、線上學習等。(更多產品資訊與使用方式,請參考 官方網站。)